農資經銷商四步棋
盯上游。幫下游。對上游農資商品、商家的選定,最好是看供貨渠道是否正道,農資商品是否地道,品種科技含量是否確鑿可信,交易性價比是否合理等等。這些選擇既是在為自家經營打基礎,同時,又是在為下游的接收者打算,農資貨物還沒有入庫,就能夠為下游的農資消費者“量身定做” 、 “設身處地”打算, “幫下游”就此開始!在與下游交往中,處處以誠相待,說真話,道實情,客觀熱情地推介手里的農資商品,令下游接收者去除猜疑,加之通過售后的鏈接,使自己與下游下家農資需求者形成一個互動的“買賣鏈” ,編織成為一張逐步延伸拓展的營銷網絡,使農資經銷在互動中不斷“活化 起來!
賣農資,買人脈。 “賣農資也要買人脈!”這是一位農資店長的經驗所談。他舉例說,前不久,有位菜農老伯伯上門。風風火火地買去幾小瓶噴治青菜蚜蟲的農藥。老人來得急。買得急,走得快。營業(yè)員收回貨款,落座在柜臺圈的椅子里。貨物貨款兩清,生意買賣已畢!店長在回店的路上巧遇老伯伯。因為老人的菜園子里用藥幾乎都到這里買,與這家農資店關系不錯。兩人寒暄幾句分手后,店長一想到老人話語里有這么一句“青頭菜長得旺,過天上市去賣,有點兒小蚜蟲⋯⋯” 。回到店里,店長查看了剛剛賣給老人的除蟲劑,感覺藥用后需要的“控制期”過長,不適合老人蔬菜的上市時間。他急急匆匆換上“控制” 時間短的除蟲劑,帶上換藥多余的差價款,馬不停蹄直奔老人的菜園子。險在一刻間!老伯伯正要打開的藥瓶被店長換了下來。后來呢,伯以及周邊好幾家菜園子的農友就統(tǒng)統(tǒng)成了這位好友人脈,成為這家農資店里的?汀
通信息,多財路。農資經銷者應該通過各種渠道及時地了解農資信息之外,多多訂閱一些農業(yè)、農技方面的報刊,及時收看收聽廣播電視卡目,使農資經銷者的思想“信息化”起來。在掌產品市場大趨勢的框架下,著眼本地農資消費市勢,確定農資品類需求的輕重緩急,貴賤眾寡,因地制宜地調整好自我經營農資的方略。何為信息”?就是經營者所在地的農資需求客觀實在態(tài),包括哪些是價廉物美的農資商品,哪些是農樂見的信譽農資,哪些是用量較大、作用較廣、了用、用得安全的農資商品,包括所在地耕地面積、種類、農業(yè)產業(yè)結構、從業(yè)狀況、特色產品等等。經銷者掌握這些實用性的信息,便能夠從中找出魯向,正確辨析農資需要品類,有目的性、有針對織農資貨源,避免進購農資的盲目性,開展優(yōu)質營銷服務,做活做強農資營銷產業(yè)。
走好四步棋.農資經銷增活力!農資經銷競每加劇,服務尤需強化,農資經營者只有不斷研究節(jié)研究需求,研究方法,才能把握農資市場營銷的自我方向。掌握經銷農資商品、把控一方市場的自主權,真正調控經營主動權,在百舸爭流的商品經濟大濤駭浪中,勇立潮頭,令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本文地址:
http:///industry/HTML/4659.html,如要轉載,請注明轉載自中國農業(yè)人才網
文章錄入:希望的田野 責任編輯:耕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