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仙花為鳳仙花科中最大的一個屬- 鳳仙花屬,是1 年生草本植物。鳳仙花屬共有植物900 余種,廣布于全球,主要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山區(qū),少數(shù)產(chǎn)于北溫帶。在中國約有200 種,主要分布于西南部。鳳仙花又名指甲花、透骨草、金鳳花、小桃紅等。全草、花、果皮、種子和根均可入藥。性寒味甘微苦,具有除濕、活血定痛之功效。在臨床上主要作為外用藥,用于治療手足癬、甲溝炎等細菌、真菌性疾病。王庭兆報道取鳳仙花鮮品適量,搗爛外敷患部可治療鵝掌風; 胡素賢等報道將米醋浸泡處理過的鳳仙花外敷,治愈頑固性足癬伴灰指甲; 秋桂選報道鳳仙花全草、大蒜、白礬各適量,將三藥搗成糊狀,睡前包甲,次晨取下,治愈甲癬多例,療效顯著; 郭笑麗報道鳳仙花加鹽搗爛如泥,外科常規(guī)換藥,貼敷患處,治療56 例甲溝炎,總有效率98. 2%。在國外,有學者報道用鳳仙花提取物治療神經(jīng)性皮膚病、疝氣痛、痛風等。有關(guān)鳳仙花中藥化學研究國外學者的文獻報道從鳳仙花中發(fā)現(xiàn)的化合物主要是黃酮醇類及萘醌衍生物,F(xiàn)將國內(nèi)外學者對鳳仙花藥理作用的研究綜述如下。
抗過敏作用
國外學者對鳳仙花的抗過敏的藥效及作用機制進行的研究較多。英國學者Fukumoto H 于1995 年用鳳仙花乙醇提取液( IB) 做了抗過敏作用的研究,其結(jié)果認為IB 的抗過敏作用不同于H1受體阻斷劑。英國學者于1993 年研究證明,用一種溶劑或混合溶劑可從鳳仙花屬植物Impatiens caperisis 提取一種活性成分制備一種藥物,用于治療皮膚過敏,特別是神經(jīng)性皮膚病。英國學者Fukumoto H等研究了鳳仙花白色花瓣中的抗過敏成分,對中藥鳳仙花白色花瓣乙醇提取物中的抗過敏成分進行了篩選。研究中取鳳仙花花瓣用35% 乙醇浸泡1 天,提取液( IB) 在溫室下結(jié)晶,再用甲醇重結(jié)晶的化合物1,母液揮去乙醇再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從乙酸乙酯提取液中結(jié)晶出化合物2,母液揮去乙酸乙酯溶媒,殘渣經(jīng)硅膠柱層析,以氯仿- 乙酸乙酯梯度洗脫得6 個組分,組分2 經(jīng)重結(jié)晶得化合物3,組分3 經(jīng)Sephadex LH - 20 柱層析,以氯仿- 甲醇- 水( 7: 3: 0. 5) 洗脫,洗脫液經(jīng)重結(jié)晶得化合物4( Lawson) 。同樣,正丁醇提取物經(jīng)硅膠柱和Sephadex LH - 20柱層析得化合物5 - 8 和9。在對ddY 小鼠和Wistar /ST 大鼠的體內(nèi)抗過敏實驗和被動皮膚過敏反應(yīng)實驗以及組胺引起的大鼠皮膚血管擴張實驗的結(jié)果表明,
① IB 在致敏前給予( 100mg /kg) 可抑制動物急性過敏性休克死亡,其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也有相同作用,提示化合物4、8是IB 中的主要物質(zhì); IB 若在攻擊前60 分鐘靜脈注射也可抑制小鼠死亡,其水和正丁醇的提取物也有相同的作用。
②PCA實驗顯示IB 可抑制Ige 的生成,其中化合物1 是主要成分,而化合物4、8 無效。乙酸乙酯提取物雖然不能抑制Ige 的生成,但可抑制PCA 反應(yīng),這與其可作為組胺H1受體阻滯劑有關(guān)。
③化合物4 是組胺H1受體阻滯劑,在高劑量時明顯抑制大鼠死亡,從而發(fā)揮抗過敏作用。日本學者福本尚枝曾報道過對由雞蛋清溶菌酶( HEL) 引起的小鼠過敏反應(yīng)通過血壓測定進行經(jīng)時的定量探討鳳仙花白色花瓣35%乙醇提取物( IB) 之過敏反應(yīng)的作用和活性成分,又研究了組胺( HIS) 對小鼠血壓的影響及IB 對其影響的作用,并探討了過敏反應(yīng)與組胺之間的關(guān)系。使用的方法為給ddY 雄性小鼠和經(jīng)HEL致敏的同種小鼠靜脈分別注射HIS 1 ~100mg /kg,以與之前報道相同的方法,跟蹤觀察40 分鐘內(nèi)血壓的變動。在靜脈注射HIS1 小時前,靜脈給予IB 100mg /kg或鹽酸苯海拉明10mg /kg。對結(jié)果的考察表明IB 中存在抗HIS 作用以外的其他有效之抗過敏反應(yīng)的作用機理。日本學者福本尚枝的研究有效得出結(jié)論,認為IB 中存在抗組胺作用以外的其他有效的抗過敏反應(yīng)作用機制; 其另一實驗發(fā)現(xiàn)IB 明顯抑制一氧化氮( NO) 依賴性血壓降低,其作用機制為抗NO 作用。另一日本學者石黑京子通過靜脈給予血小板激活因子( PAF) 、及脫顆粒引發(fā)劑化合物之前靜脈注射IB 100mg /kg,觀察血壓變化,探討IB 抗過敏作用與血小板激活因子( PAF) 、脫顆粒抑制的關(guān)系。結(jié)果顯示IB 可明顯抑制PAF 依賴性低血壓和引發(fā)及所致的低血壓,認為抗過敏機制為抗PAF 及脫顆粒抑制作用。
抗真菌作用
曹仁烈等報道鳳仙花水浸劑( 1: 3)在試管內(nèi)抗皮膚真菌實驗研究,實驗表明對堇色毛癬菌、許蘭黃癬菌、鐵銹色小芽孢癬菌。紅色表皮癬菌、腹股溝表皮癬菌等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黃玲娟用鳳仙花30g 放入半斤白醋浸泡一天后治療角化型腳氣。愛普斯華裔專家Tellen Wung 及美國專家Ritas Aira、PeterStephen 等用生物鑒定方法從鳳仙花地上部分分離出抗微生物系列化合物,2 - 甲氧基- 1,4 - 萘醌( MNQ - 1) 對12 種細菌( 革蘭陽性、陰性菌) 和8 種真菌鏈中的5 種革蘭陽性菌、兩種革蘭陰性菌和8種真菌鏈均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其中革蘭陰性菌Aeromonas salmonicida A449 對MNQ - 1 尤其敏感。另外,HPLC 法分析證明傳統(tǒng)藥湯中有足夠量的MNQ - 1 存在從而起到抑制細菌的作用。對鳳仙草的不同提取物對導致手、足甲癬病的3 種主要致病真菌的抑制作用進行了研究,用打孔法篩選不同提取物的抑菌效果,發(fā)現(xiàn)只有體積分數(shù)35% 乙酸冷浸藥液效果顯著。用試管法求體積分數(shù)35% 乙酸冷浸液抗菌的最低濃度MBC,結(jié)果顯示,3 種真菌的MBC 均6. 25 × 10g /L,說明鳳仙花提取物中的萘醌元有抗皮膚真菌的效果。
中國農(nóng)業(yè)人才網(wǎng)及旗下網(wǎng)站為您提供畜牧人才、種植人才、農(nóng)資人才、食品人才等求職招聘服務(w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