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中霉菌毒素檢測及生物降解的方法
3目前霉菌毒素生物降解研究存在的困難及策略
從現(xiàn)有霉菌毒素生物降解的研究成果得出,一些霉菌在降解毒素的同時也能產生毒素;因此,實際生產中較少考慮用霉菌進行解毒;一些真菌與動物真菌性疾病有關也不適合用于實際生產;食用真菌雖有較好的解毒效果,但起作用的真菌酶多源于胞內,產量極低,不易進行提取、純化,限制了對酶學性質的深入研究;細菌因其繁殖周期短,胞外酶產量相對較多,易于分離純化,酶活損失少,且部分細菌自身兼有益生性、抗逆性或木聚糖酶、纖維素酶活性,較適于實際生產的應用。因此,尋找和篩選能降解霉菌毒素的細菌,對其所產胞外解毒酶進行特性研究及對解毒酶基因進行克隆和表達是霉菌毒素生物降解研究領域重要突破點和發(fā)展方向。自然條件下,動物出現(xiàn)生長發(fā)育性能下降等中毒現(xiàn)象可能是由霉菌毒素間的相互作用造成的。目前,對霉菌毒素生物解毒的研究主要側重于對降解單一毒素菌株的篩選及解毒能力的研究,對于篩選出高活性、同時降解多種毒素的菌株研究甚少,成效甚微;因此,對篩選能高效去除多種霉菌毒素的微生物,并對其分泌的復合解毒酶進行分離純化也是成功控制霉菌毒素的關鍵。研究表明,芽孢桿菌具有較理想的解毒效果,同時因其自身的益生作用,所以未來在開發(fā)芽孢桿菌新型飼料和食品酶制劑方面有一定的應用前景。關于霉菌毒素解毒機理及解毒酶特性也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4結語
霉菌毒素污染范圍廣泛,危害程度嚴重,如何有效防控和降解飼料和食品中的霉菌毒素始終是畜牧業(yè)和食品工業(yè)亟待解決的科學難題。霉菌毒素生物降解作為一種安全、高效、環(huán)保的方法具有特殊性和必要性,備受研究者的關注,現(xiàn)有生物降解的研究成果為飼料和食品中霉菌毒素的生物解毒提供了理論基礎和實踐依據(jù)。隨著現(xiàn)代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發(fā)展及其在飼料行業(yè)中的應用,已經出現(xiàn)許多微生物酶制劑;其中,應用最廣、效果最好的酶制劑有植酸酶、葡聚糖酶和戊聚糖酶,期望微生物來源的霉菌毒素解毒酶是下一個給飼料工業(yè)和畜牧業(yè)帶來價值和效益的新型酶制劑。

本文地址:http:///industry/html/14658.html,如要轉載,請注明轉載自5A農業(yè)人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