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9 至今 蘇州大學(211工程) 植物保護 碩士學位
2001.9-2005.7 安徽農業(yè)大學 生物科學 學士學位
畢業(yè)設計:
2006/09 — 2007/06:江浙地區(qū)野桑蠶抗藥性調查統(tǒng)計研究(國家973計劃)
野桑蠶蠶食桑葉,會對家蠶的人工養(yǎng)殖帶來經濟損失,所以常噴灑農業(yè)以抑制野蠶的生長繁殖。但是在長期的自然選擇中,野桑蠶會對農藥產生抗藥性。本試驗的研究任務就是對江浙地區(qū)的野桑蠶的抗藥性進行調查和統(tǒng)計,分析近年來野桑蠶抗藥性的變化,并與國內其他省份的野桑蠶抗藥性變化進行對比分析。
2007/06 — 2007/12:野桑蠶P450抗藥性功能基因組CYP6AU1等基因的分子克隆和序列分析比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以與家蠶抗藥性有關的基因組P450序列為依據(jù),設計一對引物,采用RT-PCR方法也野桑蠶中腸為材料,提取mRNA,克隆野桑蠶的CYP6AU1基因。將野桑蠶的野桑蠶的CYP6AU1基因與家蠶的CYP6AU1基因序列進行同源性分析比對,為今后將野蠶優(yōu)良的抗藥性基因整合至家蠶基因組中,對家蠶抗藥性基因的改良提供科學依據(jù)。
2005/03 — 2005/06:具抑菌(綠膿桿菌)效果的放線菌從土壤中的分離鑒定及其抗生素粗產物的提純(安徽省教育廳自然科學基金)
綠膿桿菌(P.aeruginosa)是傷口感染較常見的一種細菌,能引起化膿性病變。其最大的特點就是抗藥性很強,所以尋找和研究對綠膿桿菌具高效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在微生物學和醫(yī)學上都有重要意義。從這個角度出發(fā),選擇從土壤中分離出具有高抑菌效果的放線菌,并對放線菌進行鑒定和微生物學分類。對放線菌產生的抗生素粗品進行提純,為將來的生產應用提供奠定科學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