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斷奶階段開始的時候仔豬的日齡最好盡可能高一些,體重盡可能大一些。
第二:從復雜日糧向簡單日糧過渡的過程越快越好。
第三:良好的管理 - 迅速讓仔豬吃、喝到飼料和飲水,并不斷地對料槽進行監(jiān)控和調整。
延長斷奶日齡
根據(jù)堪薩斯州立大學的科學家(Main等人)的研究,21日齡以內,延長斷奶日齡可以線性地提高斷奶至上市之間的增重率,降低死亡率。更明確地說,這種線性的增重率提高和死亡率降低主要發(fā)生在斷奶后42天之內,而此后直到肥育階段當中生長性能也會表現(xiàn)出一定程度的改進。
在21.5日齡之前,隨著斷奶日齡的延長,經(jīng)濟效益也呈線性提高的趨勢。這些研究當中測量了平均日增重、死亡率,以及每頭斷奶仔豬平均出欄體重等指標。研究顯示,多場式生產(chǎn)系統(tǒng)當中最佳的斷奶日齡是21.5日齡。
盡快將復雜日糧轉為簡單日糧
斷奶仔豬日糧配方當中一定要牢記幾個要點:1)飼料采食量決定生長性能;2)在頭幾周復雜日糧之所以能夠提生長性能是因為它能夠提高采食量;以及 3)日糧復雜程度一定要盡快降低,因為隨著仔豬成長復雜日糧對采食量的提高作用會很快消失。
配制斷奶仔豬日糧時有幾個誤區(qū)需要避免。一是選用消化率很高而適口性不高的日糧成分。一是采用質量不好的乳清或其它蛋白源。此外,想要通過提高纖維含量來促進腸道健康也是一個誤區(qū)。最后,還要避免過長時間地飼喂昂貴的復雜日糧。
飼料預算:
斷奶至7公斤
高效的斷奶仔豬營養(yǎng)程序的目標,是在不犧牲生長性能的前提下,讓仔豬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過渡到谷物-大豆基礎日糧上, - 不論日糧配方更換多少次。研究表明,四階段營養(yǎng)程序取得的效果最成功,即便對斷奶日齡更高、體重更大的仔豬也是一樣。
7至11公斤
在這個體重階段,典型的日糧是谷物-大豆基礎日糧,加7至10%的優(yōu)質乳糖,以及少量特殊來源的蛋白質,例如噴霧干燥血粉或優(yōu)質魚粉。
美國的豬場常在這個階段采用抗生素類以及氧化鋅促生長添加劑。研究表明,鋅的添加量以2000ppm為最佳(Smith等人,1999),此外,如果已經(jīng)用鋅做為促生長添加劑,就不必再加高銅了(Smith等人,1997)。典型情況下,這個階段要為每頭仔豬預算出7kg的日糧。
11至23公斤
這一階段的日糧宜采用簡單的谷物-豆粕日糧,不加任何特種蛋白或乳糖,與生長-肥育日糧類似。這個體重階段的仔豬消化能力已發(fā)育良好,這樣就沒有必要添加任何特重產(chǎn)品,如果添加的話只能增加日糧成本,不會有任何好處。
這個階段不應采用促生長劑量的鋅,而是應該采用硫酸銅,在全價日糧中按125或250ppm的水平添加,這樣可以更好地實現(xiàn)促生長的效果。
這個階段的日糧成本最低,但是由于日糧消耗量最大,這個階段的日糧在斷奶至23kg體重整個階段當中所占的成本比例最高,超過一半。典型情況下,這個階段要為每頭仔豬預算出20至23kg的日糧。
根據(jù)堪薩斯州立大學科學家的說法,飼料預算方面要嚴格控制,不要給超過體重范圍的仔豬飼喂昂貴的飼料。斷奶仔豬飼料成本過高常常就是因為這個原因造成的。
日糧成分與飼養(yǎng)管理
日糧成分的種類與質量
是否在日糧中添加油脂取決于成本,盡管如此,但油脂在隔離早期斷奶日糧和過渡日糧當中通常是例行添加的,因為這兩個階段的日糧通常都是顆粒料。油脂對飼料顆粒有潤滑作用,可提高顆粒料的質量。對于大于7kg體重的豬只,添加油脂可提高日增重和飼料轉化效率。通常建議添加3到5%的油脂。油脂質量應該有保障:建議選用白油脂或植物油,例如豆油。不宜選用牛油、禽油,或廚余提煉油。
優(yōu)質蛋白來源,如噴霧干燥動物血清粉和血漿粉、魚粉,以及乳糖等,這些產(chǎn)品應從有信譽的供應商購買,以確保不會因為這些產(chǎn)品的質量影響斷奶仔豬的生產(chǎn)性能。
斷奶仔豬管理
如果飼養(yǎng)管理水平低下,那么采用再好的日糧也無濟于事。仔豬一轉入斷奶舍,就需要持續(xù)供應飼料和飲水。斷奶仔豬管理當中常見的缺陷包括:
仔豬難于夠到飼料和飲水;
對饑餓仔豬使用抗生素治療,而不是幫它們攝入飼料和飲水;
料盤當中飼料過多,導致飼料浪費和發(fā)霉。
水和料的攝取
新斷奶仔豬會很快出現(xiàn)脫水,應該讓它們能夠方便地夠到飲水。不論采用何種供水方式,設備正確的位置和良好的工作狀態(tài)都是至關重要的。很重要的一點是,在仔豬轉入后的前12至24小時,飲水器應保持滴水,這樣仔豬就容易找到飲水器。同時,如果采用乳頭飲水器的話,應將飲水器調至與仔豬肩部同高。
為了獲得最大采食量,應為仔豬提供自由采食。研究顯示,限制飼喂會增加腹瀉的風險,而且常會導致期末體重下降。一旦仔豬開始采食,就應經(jīng)常調整喂料器,以便減少浪費,獲得最佳的飼料轉化效率。
采食過程中仔豬之間的社會行為也很重要。合理設計的料槽中間應該不帶隔斷,這樣可以鼓勵仔豬之間的社會行為,提高采食量。斷奶初期可以采用飼料墊,但不要用得時間太久,否則容易造成飼料浪費,還會增加疾病風險。
料盤的調節(jié)
經(jīng)常性地、準確地調整料盤是斷奶期獲得優(yōu)秀的飼料轉化效率、降低這一階段飼料成本的關鍵。在第一粒飼料進入料盤之前,料門應該是關閉的;飼料注入之后,料門應適度開放,讓少量飼料進入料盤。更明確地說,在斷奶頭幾天,料盤上應該有一半的面積覆蓋飼料,這樣可以幫助仔豬找到飼料的位置。此后,飼料在料盤中覆蓋的面積應逐漸減少,直到飼料面積只占總面積的25%。
發(fā)現(xiàn)饑餓的仔豬
盡管提高斷奶日齡會減少饑餓仔豬的比例,但還是會有饑餓仔豬出現(xiàn)。務必要找出這些仔豬,教它們到哪里去吃食、怎樣吃食。完成這項工作的最佳時機是斷奶后30小時之內。
確定饑餓仔豬的要點:
精神狀態(tài):抑郁
體況:消瘦
腹部性狀:縮癟
皮膚:多毛
食欲:扎堆,沒有采食行為
脫水跡象:眼窩深陷
飼養(yǎng)空間
由于推遲斷奶最大的好處是提高了生長率,這種提高既表現(xiàn)在斷奶期也表現(xiàn)在生長-肥育期,這樣的話就必須仔細調整斷奶仔豬欄位空間。生長率提高了,每頭仔豬的空間也應相應提高。
按體重分組
最近Tokach等人在2003年所做的研究表明,按體重分組對期末體重、死淘率等均無正面效果?八_斯州立大學的研究表明,這種分組的方法甚至會對生長率產(chǎn)生負面影響。然而研究人員還是建議,應該把10至15%的弱仔豬挑出來,包括瘸腿的、疝氣的、生長緩慢的仔豬,或其它需要額外照顧的仔豬,把它們放在護理欄或弱仔欄里,并給它們多喂些開始日糧。
不過研究人員也指出,假如您原本就要對每棟豬舍或每個欄位采用獨立的飼喂方案,或對不同欄位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案(例如免疫程序、環(huán)境控制,等等),那么也許多花些人工來按體重對仔豬進行分組還是值得的。
開食料
科研人員指出,開食料本身還是一個存在爭議的領域,需要繼續(xù)研究。不過就目前的知識來看,如果您決定采用開食料,就應該選用高質量的、相當于隔離早期斷奶日糧水平的開食料。必須確保開食料新鮮不變質,并且不要撒到料盤之外造成浪費,否則如果管理不當?shù)脑,開食料所引入的成本可能會高于它所能帶來的效益。
斷奶后的采食
結論
延遲斷奶仔豬的營養(yǎng)程序取得成功的要點與更早斷奶的仔豬相似,斷奶后務必要讓仔豬盡快吃上飼料,這是絕對關鍵的。除此之外,最大限度地提高斷奶仔豬采食量、嚴格執(zhí)行飼料預算、采用高質量的日糧原料,并最大限度地提高母豬泌乳期地采食量,這些措施都有助于提高豬場的利潤。
,
中國農(nóng)業(yè)人才網(wǎng)及旗下網(wǎng)站為您提供畜牧人才、種植人才、農(nóng)資人才、食品人才等求職招聘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