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錯的行業(yè)經驗、管理能力或者技術水平,再加上受過行業(yè)內領先大公司的數(shù)年系統(tǒng)培訓,如果具備了這些特點,你就上了獵頭公司的“必獵名單”。
然而,并非只有那群頗有影響力的職業(yè)經理人會成為獵頭顧問的尋訪對象。所謂的“獵頭名單”,是指獵頭公司的內部人才檔案庫。
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在中國深入開展業(yè)務,人力資源市場上也相應出現(xiàn)更多職位空缺。在中高級管理人才、專業(yè)技術型人才的跳槽中,獵頭公司發(fā)揮的作用越來越顯著——當然,這還是對公司而言。
其實,除了最常見的為某個中高級職位定制化招人外,獵頭公司還有其它很多事做。來自不同類型公司的委托招聘條件各不相同,因此處于不同職業(yè)階段的公司人都有可能成為獵頭公司的潛在目標。
即使具備相似的資歷,公司人對獵頭的熟悉程度也可能會存在很大差別。這主要與公司人從事的行業(yè)有關。
一些流動率較高的行業(yè),公司人跳槽相對更頻繁,與獵頭顧問接觸也就更早、更多。典型的比如金融和IT行業(yè),或者消費品行業(yè)的市場或銷售。另一些近年來擴張較為迅速的行業(yè),如互聯(lián)網、金融投資、高端制造業(yè)、房地產等,對高級管理人員有著更大的需求,于是有著較深資歷的公司人也會常接到獵頭顧問的電話。
接到電話,你可能會覺得被打擾了,但同時這也印證了你具有競爭力。
與獵頭公司接觸,從某個角度來說,可以當作是得到了一種咨詢服務。與獵頭顧問打交道的過程中,公司人首先可以獲得不少與自身相關的有價值的信息;其次可以增加求職機會;另外,相對于根據(jù)公開信息自己去留意潛在工作機會,在獵頭顧問的建議下,還能夠在找工作時提高效率和精準度。
以上這些你都不必為之付費,也用不了多少時間。
獵頭公司只向企業(yè)單方收費,針對企業(yè)給出的招聘要求,專業(yè)的獵頭顧問在一系列細致的準備工作后才會進入到與候選人接觸的階段。至于職位方面的溝通和面試安排都是“后話”。因此,為你的“職業(yè)咨詢”埋單的,可能是你將來的雇主,或者根本沒有得到你“芳心”的某家公司。
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和獵頭顧問保持聯(lián)系、讓獵頭公司了解你,并不只是為了獲得推薦、拿到Offer、提升職位、賺到高薪——當然,這些也都是必不可少的。和獵頭打交道是一種技能,也可以成為你的工具。
01 怎樣主動認識獵頭?
很多公司人還在疑惑自己不知怎么就被獵頭找到,另一些人則在打聽如何主動結識獵頭。
正在新加坡的陳銘鑫最近給好幾家中國總部位于上海的獵頭公司打了Cold Call(陌生的拜訪或者推銷電話),“我想找一份資產管理類的工作,我對生命科學和醫(yī)療行業(yè)都挺熟,聽說你們公司最近有相關的職位?”
這是陳銘鑫在新加坡念MBA到第二年臨畢業(yè)時,學習期間曾經實習過的一家新加坡的基金公司愿意留用他,就讀的商學院也有一些本地的工作機會推薦。因為家庭原因,他希望能夠回到上海工作。
在出國之前,他有過將近五年的金融行業(yè)工作經驗,對行業(yè)情況并不算陌生。但這次找工作,他感覺一方面自己對國內相關行業(yè)的認識還停留在兩年前,另一方面?zhèn)人的資歷和背景又有了較大的變化。他覺得在自己所熟悉的范圍內,難以很快找到合適的工作,而自己想要的職位,在普通網站上也不容易搜索到。
他的MBA同學有人開始向相熟的獵頭顧問打聽—他們曾經通過獵頭換過工作。于是,陳銘鑫決定主動來認識獵頭顧問,為自己的求職爭取更多可能性。
簡單說明自己的情況和留下聯(lián)系方式后不久,就有獵頭顧問來向陳銘鑫詢問更詳細的職業(yè)經歷。但緊接著獵頭顧問陸續(xù)推薦的兩三個職位中,并沒有他滿意的。
與此同時,也有同學幫忙將他的簡歷轉發(fā)給打過交道的獵頭公司,那樣他也得到了兩個職位推薦。
陳銘鑫認真比較了一番,選定一個,經過兩輪面試,在按計劃回國后就很快在新公司入了職。
公司人如果想要自己的職業(yè)發(fā)展順利,或者能夠常常接觸到好機會,就應該有主動為自己的職業(yè)發(fā)展做鋪墊的意識,其中就包括結識自己所在行業(yè)圈內的獵頭顧問。
主動認識獵頭的方法并不復雜,對于自己所認可的獵頭公司可以主動聯(lián)系,直接向對方留下聯(lián)系方式和個人簡歷,顧問會將你的資料放入相應的信息庫中。之后他們在尋找候選人時若搜索信息庫,你就會進入他們的甄選范圍。
除此以外,在各個獵頭公司的求職網站上通常也能找到代理發(fā)布的職位信息,適合那些當前有具體求職意向的公司人。公司人發(fā)送簡歷之前先了解清楚各獵頭公司的不同業(yè)務重點。
02 接到獵頭電話時……
就算你對電話中提議的工作不感興趣,也不必果斷拒絕,或許以后還有機會與他們聯(lián)絡。
目前在醫(yī)藥行業(yè)擔任銷售總監(jiān)的沈達曾經接到過不少獵頭的電話。他印象最深的一通是在一次晚飯后,電話中的獵頭顧問前幾句話讓他覺得寒暄得很專業(yè),“客氣,但沒有廢話”。對方沒有詢問他是否有換工作的意向,而是提及了一些行業(yè)信息,接著表明“您這樣資歷的銷售經理,目前有幾個不錯的機會”。
當時讓沈達有些驚訝的是,對方不僅知道他的職位,大致的薪酬范圍,連他正在負責哪些地區(qū)、有哪幾個關系較好的客戶都知道,“能夠把功課做到這種程度,不太容易!迸c自己接觸過的其他獵頭相比,對方在電話中的專業(yè)度給沈達留下了好感。當時他并沒有換工作的意圖,但也同意將自己的簡歷提交給對方留檔,“其實我的簡歷他們肯定早就有了,”這樣做是向對方表示自己并不排斥今后的職位推薦。
對于公司人而言,如果目前正有換工作的打算,在聽到獵頭的電話時,一般都會選擇避開同事和老板,跟獵頭做進一步的溝通。退一步說,作為獵頭認可的合適人選之一,聽一聽他們對你的定位和評價也對自己有益無害。不過,若真有被“騷擾”的感覺,也不妨在電話中直言。
03 與獵頭打交道能得到什么?
把獵頭顧問作為你的職業(yè)發(fā)展顧問,或許能在不止一個方面受益。
獵頭的服務更多是咨詢性而不是銷售性服務,對候選人也是同樣的信息的交互。
要為特定職位找到相匹配的合適人選,獵頭公司必然對雇主和候選人都得抱著謹慎的態(tài)度來對待。對于公司人而言,獵頭顧問可以充當職業(yè)顧問的角色。
董威有著14年工作經歷,曾經換過4份工作。他很滿意目前的這份工作,也做好了在這家公司長期發(fā)展的打算。因而每當過去打過交道的獵頭顧問聯(lián)系他時,他只是簡單聊聊近況。
不過他還是覺得,在獵頭顧問那里可以獲得不少與自身相關的有價值的信息,包括市場趨勢、行業(yè)變動、或者某些類型職位的“市場行情”。不少公司的某些空缺職位在招聘時并不完全對外開放,從獵頭那兒則等于多開辟了一條渠道獲取職位信息。董威曾把來自獵頭顧問的信息轉發(fā)給一些行內的朋友,幫助他們獲得了不錯的職位。
另外,有些獵頭公司還會舉行一些行業(yè)沙龍,或者小型的同行聯(lián)誼、論壇活動等,公司人可以藉此認識更多的朋友,建立更多的關系,除了職業(yè)機會,還可能有一些項目或融資機會。一般來說,朋友圈越大,被獵頭找到的機會也相對越高。
04 如何與獵頭保持聯(lián)系?
潛在的候選人不止你一個,要懂得如何讓獵頭顧問第一時間想起你。
一般來說,職位層級越是高的公司人,每一次職業(yè)變動所需要的時間也越長。因此等到想換工作時才和獵頭顧問聯(lián)系并不是最明智的做法。
在某種程度上作為公司人的職業(yè)顧問,獵頭顧問不僅需要了解候選人的技能、感興趣的領域,也包括價值觀和工作風格。一位在獵頭行業(yè)有多年工作經驗的顧問表示,他更喜歡在平時和候選人接觸中,與他們談及期望的企業(yè)文化、對自己的認識與定位,以及未來職業(yè)目標等,在有進一步的了解時,也會從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和轉換的角度提出一些建議,比如跳槽、換工作其實并不是唯一的選擇。
另外,從獵頭公司獲得一些職位信息時,如果自己不作考慮,但認識的人中可能有潛在的候選人時,也可以幫忙推薦自己認為合適的朋友。有一部分公司人就表示,會將自己認可的獵頭顧問視為朋友圈中的一員對待。
對于大部分職位來說,潛在的候選人不在少數(shù)。但獵頭公司未必能找到或者聯(lián)系上每一位潛在候選人,所以主動讓相關領域的獵頭顧問記住你,會大大增加你獲得面試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