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推動:不花分文 一箭雙雕
6月11日,山西焦煤集團與雙匯集團簽署了一份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兩家公司將在太原市陽曲縣開工建設生豬屠宰加工項目,預計項目建設時間為一年,建成后年屠宰生豬量將達200萬頭,年肉制品加工量將達10萬噸,銷售額將達40億。
事實上,這不僅僅是一個商業(yè)項目,背后是山西與河南兩地政府的推動。而兩地政府的動力,還是來自當下嚴苛的經濟形勢與穩(wěn)增長的任務目標。
地方政府的精明算盤
據悉,這次雙匯集團與山西焦煤集團之所以開始接觸,完全是河南和山西省政府“牽線搭橋”,而且兩地政府對項目都比較迫切,推動的速度也很快。
兩地政府之所以如此主動地推動兩家合作,恐怕與目前“穩(wěn)增長”前提下,地方平臺貸又遭遇了整頓,使得地方政府既有保增長任務,卻又籌錢無門。因此地方政府很難再像上一輪一樣靠大規(guī)模搞基建來帶動經濟。所以像雙匯和山西焦煤這樣的大企業(yè),有資金、信用好、比較容易從銀行貸到款、又有建設能力,自然成為地方政府眼中的“香餑餑”。
雙匯技術經驗豐富、山西焦煤有錢有人,又是當地龍頭企業(yè),對市場有極大的影響力。一旦促成兩家大型國企在生豬屠宰加工的合作,地方政府可以不花分文,既解決就業(yè),又不愁稅收,何樂而不為?就如山西省副省長郭迎光認為的,此次合作將有力推動山西畜牧業(yè)發(fā)展,帶動更多的農民增收致富。
調控之下另辟蹊徑
目前對經濟下行的擔心日益加重,已經促使國家明確表態(tài)要把“穩(wěn)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而目前大規(guī)模搞基礎設施建設難度很大,一方面國家很難批復,另一方面銀行對這類項目的貸款也興趣不大。因此那些投資成本低、投資收益周期快的項目成為地方政府特別熱衷的項目。